上次提到,移民夢,對土生土長的香港人來說,其實從來只是南柯一夢。要不然,九七前走了的那批人,九七後,也不會回來,不是嗎?但這不代表留學沒有價值。留學半年,我想,最大的價值是認清自己的所思所想吧。
記得離開香港前,一直對生於斯,長於斯的這個地方充滿怨言:社會階梯的固化、教育制度的流病、政治前景的迷霧……離開香港,回首向來蕭瑟處,卻發現香港原來不太差。最起碼,港鐵為人咎病,但我們在地鐵上電話可以接通訊號,可加可減機制再荒謬,一程車費比倫敦的地鐵卻要便宜數倍;又起碼,香港衛生、貧窮問題再惡劣,但不會如倫敦般,行乞者遍佈全市,社經問題表露無遺。當然,這只是個人所看所感。事實上,每一個人的留學經歷可以截然不同,對「他鄉」的感覺,從來亦是莫衷一是。
轉念一想,我看到的倫敦,同樣可以是一個文化多元、接軌全球的大都市。周末先到大球場看足球賽,興起即轉場到酒吧爛醉一晚;周日施施然上課後,和來自五湖四海的同學在草地上吃著熱辣辣的Kebab。在香港,又怎可能有這樣心曠神怡的體驗?
所以到最後,與其功利地把留學視作移民的踏腳石,倒不如把他視作一次重新認識自己的過程吧。你是對失去香港生活便利,經濟繁榮而耿耿於懷的那個人,還是對外國自由自在、文化多元的精彩念念不忘的那個人,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最終都會有屬於自己的故鄉。而這個故鄉,往往是你要走到他鄉,才能真正認識的。讓順境和逆境,帶你走過他鄉的大地吧。或許,現在的他鄉會成為你未來的故鄉·。又或許,到訪他鄉,讓你更堅定地走回故鄉。
說到底,此心安處是吾鄉。
【延伸閱讀】那些年,尋找他鄉的故事(一)
【延伸閱讀】點解30歲前要Working Holiday?
圖片來源︰網絡
Kelvin Cheng
現正就讀倫敦政治經濟學院(The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主修國際關係,喜歡中餐,卻又嚮往世界探索的小伙子。
— 轉載GES 留學生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