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認清補習活動只符合教育的廣義,而不符合其狹義的事實,日校老師與補習師的分工便立即變得清晰,而且再不存在角色衝突。
日校老師與其他所有傳統教育工作者都必須肩負起學生的全人發展品性培育的任務;然而隨著社會發展,華人社會對教育服務的需求,補習師應運而生,專職鑽研應試技攷、科目解難、學科興趣培育。
這絕對不是日校老師的失職,也不是補習老師急功近利,而是各施其份,各盡其職。要看清的是以下兩個事實:
一、 香港學生的閱讀、數學及科學表現,從PISA得分看來,長期高踞世界前十名,平均而言,往往比口碑載譽的芬蘭要高。
二、 補習學費全球最平,不必貴族家庭也能負擔。
補習發展因市場需求 非正規教育失敗
如果單憑私營補習活動蓬勃程度認定正規教學失敗,而不是社會的確存在需求,這絕對是一葉障目 。
香港到處都是私家診所,也有成行成市的體檢中心、私家醫院,這是否顯示香港公營醫療系統失敗?又如果大家都認為公共交通工具已經足夠,是否還需要私家車?在《全球旅遊競爭力報告2017》數據中,香港治安全球排名第五,但隨處可見,不論公營或私營房屋都有保安,而做生意的有時更會聘請G4。以上例子是想說明,在文明進步的社會中,只要市民對某些服務有更高的要求,希望得到更適合自己的服務,就有私人市場的存在價值;交通如是、醫療如是、保安如是、教育也應如是。
正視私營補習業的社會功能及存在價值,不但可以減輕日校老師、家長及學生面前公開考試的壓力,也可以完善整個教育制度。普羅大眾學生及家長在公營教育服務以外,可以有更多的私人市場的選擇,這不就是見證著社會的進步嗎?
專欄作者﹕精英匯集團主席梁賀琪
原文於2020年8月27日刊登於頭條日報
閱讀更多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