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時,班中一定有些令大家討厭的人:學霸;比學霸更加令人討厭的人就是虛偽的學霸。以下情節你不會感到陌生:測驗完人人叫苦連天,大家都覺得題目實在太深、太棘手了,於是一窩蜂湧過去學霸身旁,問他答案應該如何。他會展示一張痛苦的臉,口口聲聲,情真意切地說:「難極了,我今次肯定完蛋。」之後,試卷發下來,老師宣讀着最高成績:像是滿分又或是接近滿分吧。然後,大家發現當日那張痛苦的臉屬於這位最高分得主。
於是大家開始失去人與人之間的信任,覺得人心險惡,彷彿謊言與虛偽充滿了整個校園。這種感受令人不快,破壞了互信,弄得不好,更會種下校園欺凌的種子。
心理學上有以下一種說法:冒充者綜合症(Impostor syndrome),又稱自我能力否定傾向。這些自我否定者,在校園或社會壓力下,雖然仍然表現優秀,但有強烈的傾向覺得自己的成功只是暫時的現象,而自己成功絕大部份來自僥倖、機遇。他們非常恐懼一天會由高處滑落,覺得自己能力配不上現在的位置。一次又一次的成功,不但沒有消除他們的內心惶恐,反而會加深他的不安全感,愈演愈烈。他們內心深處覺得自己是個騙子,不是真正的成功人士,只是成功人士的冒充者,生怕有一天被人揭穿騙局,身敗名裂。這種心理狀況的成因可能是基於成長時期家長寄予厚望、獲得成人過度的讚賞;也可能相反,被人忽視,做什麼也會被成人否定,覺得好成績都是偶然,經常被警告下次不努力也許便會失敗。
很多人認識現代心理學由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開始,而且往往最多人討論的「戀母情意結」、「陰莖羡妒」之類,都是令一般人視為荒誕不經的話題。其實今時今日的心理學及臨床心理學非常著地,甚至有人視之為21世紀最火紅的行業之一,與電商、金融分析師、健康管理師並駕齊驅。
專欄作者﹕精英匯集團主席梁賀琪
原文於2020年11月12日刊登於頭條日報
閱讀更多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