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沒有一個故事不可以用三句句子便交代清楚,那即是說縱使當事人覺得如何可歌可泣、蕩氣迴腸,在別人眼中也不外乎是:邂逅、熱戀、分手。
英文由於有時態,同一句說話只要稍改modal verbs或tenses便是一段感情的三個不同段落:
I love you. (示愛)
我愛你
I do love you. (熱戀)
我真的愛你
I did love you. (分手)
我的確曾經愛你
女人在感情快要逝去時,都喜歡問一句蠢話:「你究竟有沒有真的愛過我?」好像只要對方真的愛過,其他一切再不重要,或許奢望只要自己「努力不懈」精誠所至,便會金石為開,愛完可以再愛;又或許只要這男人再三確認曾經愛過,自己便會死得瞑目。
《皇子復仇記》(Hamlet)中哈姆雷特向Ophelia諸多挑逗,感情曖昧,但從來沒真正示愛表白,把純情的Ophelia玩弄於股掌之上。從沒有說過I love you,只有 “I did love you.” 但隨即否認再說 “I never loved you.”,就是這種若即若離、如夢如幻令Ophelia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最後Ophelia不堪精神上種種折磨含恨而逝,那窩囊不堪每事猶豫的哈姆雷特才在她墓前慷慨陳詞,說 “I loved Ophelia. Forty thousand brothers could not with all their quantity of love make up my sum.”
如果我是Ophelia,我會在墳墓中跳出來一大巴掌摑過去大喝一聲:「他媽的,現在才說,事事婆婆媽媽,又to be or not to be,你跟我一齊死去免得獻世。」
概括這故事的三句是 “I love you.”、 “I die for you.”、 “But now the whole thing sucks.”。全部present tense,皆因類似恨事綿綿不絕,並無盡期。
專欄作者﹕精英匯集團主席梁賀琪
原文於2021年12月16日刊登於頭條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