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提到IB受歡迎,但仍然有不少頂級名校拒絕開IB。亦有直資名校到高中的時候,要把學生分流,部份學生轉讀IB,其他仍然考DSE或者其他國際公開考試。既然IB這麼好,為什麼要分流?全部讀IB不是更好嗎?
IB由國際文憑組織管理,目標培養具積極探究精神的學生,他們要博學多識、善於思考、樂於溝通、重視原則、心胸開闊、具有愛心、勇於冒險、身心健全,而且及時反思。當中還要包括不同地方的義務工作。如果有人以為IB會比讀DSE輕鬆,這是大錯特錯;如果有人以為讀IB可以更容易入頂級名校,也只是一種錯覺。IB也有考試的計分環節,十二與十三班兩年中幾乎無間斷的接受各方位的測評,壓力之大不遜於「一試定生死」的其他考核方式,最要命的是IB不可以重讀,要捲土重來,沒有學校會收,也沒有自修的途徑,而且也有年齡限制,超過了19歲就基本沒戲了。
讀IB絕對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有這種想法可能是因為在香港選IB或被選入IB班的學生一般先天成績已經比較優異,這也是拜眾多家長追捧所致,全球IB成績平均為29.62分,而香港則為35.99分;全球考獲45分滿分的狀元有210名,單香港就佔上34名。究竟是IB優勝,還是選擇讀IB的學生本身條件優越?這是一個先有雞蛋還是先有雞的問題。
香港學生考 IB傲視全球,在這些優異成績的背後,是幾多家長的積極配合與雄厚資源支撐?先不論國際學校及直資學校的學費。也假設如某些網民建議政府資助學費,不能忽略的事實是學費只是其中一個環節。當家長為讀DSE的學生操碎了心的時候;小朋友讀IB課程的家長根本沒有閒著。
專欄作者﹕精英匯集團主席梁賀琪
原文於2020年12月31日刊登於頭條日報
閱讀更多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