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做天王】專欄文章 ——為什麼不全民IB ?(上)

全城熱話 博客 編輯推介

有教大學的朋友說。現在坐在課室內前排最投入上課,最踴躍提問的本科生大部份都是以國際預科文憑(IB)成績考入大學的一群。有不少孩子受惠於IB 學制的家長讚嘆IB 是最理想的教育模式,能訓練出驚人的獨立思考能力、耐力及學習能力。有人認為比起一試定生死的中學文憑考試 (HKDSE),甚至英國普通教育文憑高級程度考試(GCE A level)及Advanced Placement (AP) 都強。於是亦有人提出,既然行IB制的國際學校這麼受歡迎,政府每年又花費大量資源在教育支出上,倒不如津貼香港學生全民讀IB。

IB課程必須於有IB配套的學校完成,學生要選擇六項科目並完成評估,也要讀三個核心科目,包括Creativity, activity, service(創意、活動、服務)、Theory of knowledge(知識理論)及Extended essay (拓展論文),成績除了由校內老師評估也要經校外評估。靠課程評估之外也有考試。2020年的筆試便是因為疫情關係而取消,令部分已經獲著名大學有條件取

 

由於學生要完成的六項科目要由六類科目中選取出來,而且也要在兩年內完成大量的書寫,所以被認為是賦予學生跨學科的思考能力,再加上拓展論文包括了一篇四千字的自選學科,這讓學生有機會探求自己有興趣的課題,所以整個IB可算是既廣且深、校內校外兼備的一個全面學習與評估的系統方法。

 

無疑,IB的學習模式與大學相似,所以幾乎中學與大學教育可以無縫交接,學生入大學之後沒有適應上的問題,既然好處這麼多,為什麼仍然有傳統頂級名校拒絕引入IB課程,堅持學生要考DSE?這些名校生英語水平超班,學習能力也強,各科基礎也紮實,理論上的確可以應付IB課程,而且免卻部份公開考試帶來的壓力。

 

亦有直資名校到高中的時候,要把學生分流,部份學生轉讀IB,其他仍然考DSE,既然IB這麼好,為什麼要分?全部讀IB不是更好嗎?

 

下星期我們再探討IB是否適合在香港大力推動。

專欄作者﹕精英匯集團主席梁賀琪

原文於2020年12月24日刊登於頭條日報

閱讀更多相關文章:

【教你做天王】專欄文章 ——DSE 新走勢

【教你做天王】專欄文章 ——Local or international

【教你做天王】專欄文章 ——通識改革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