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京 (網上圖片)
張京出任中美談判翻譯官又引起了一場翻譯專業的討論,有人覺得張京的發音不夠地道,也有些人覺得她發音太過標準。關於口音問題,香港人、內地人都非常追捧美式口音,像陳冠希那一種就非常符合一般人的口味,因為夠潮夠cool。當年艷照事件他以一口流利美式英語,「朗讀」可能是律師、或經理人預先寫好的致歉聲明,內容雖然短,依然難以避免有些文法上面的錯誤,文法錯也就算了,因為用字欠清晰,後來又引起了他復出時的種種批評。過分着重口音是否「好聽」是很多中國人學外語時的障礙,這種心理障礙,令很多人不敢張口說英語,怕被人聽出了自己口音不夠「地道」。其實語言,尤其是外語,最重要的是張口說,不要怕錯,也更加不必擔心別人嘲笑我們的口音。你看印度人、星加坡人、馬來西亞人,他們說的英語也有濃重的本地口音,但一般來說他們並不介意,而且表達能力比香港人強得多,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們不追求完美,更加不追求標準口音。如果人人也要學蕭叔叔一樣chok出Harry Potter 裡的英文才叫好,基本上有幾多人符合這個好的標準?連帥氣可以補救的碧咸也不可以,因為他說話總是結巴結巴的,比蕭叔叔差太遠了。
蕭叔叔 (圖片來源:蕭叔叔英式英文學會Facebook)
張京沒有在英國正式留過學,全程在內地上學、受訓;只是父母知道她的興趣,所以經常在寒假暑假帶她週遊列國,廣交朋友。她說的是標準英式英語,沒有濃重的中國口音;但平淡樸實,沒有高低抑揚。可能也正正就是被批評的原因;可是對於一位翻譯官來說,這就是一位外交官必須要有的專業表現。做翻譯,口音實屬其次,最重要的是是否可以正確無誤地把訊息傳遞,絕對不可以加個人色彩。以今次中美談判上的雙方翻譯官表現看來,的確張京是勝了漂亮的一仗。
專欄作者﹕精英匯集團主席梁賀琪
原文於2021年4月8日刊登於頭條日報
閱讀更多相關文章: